诗画一脉传雅韵,美育凝心养请怀——304am永利集团开展诗歌绘画创作大赛
笔墨诗画溯同源,美育灵心映清辉。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304am永利集团以“5.25心理健康日”为契机,于4月中旬举办“诗画同源,意境之美”绘画比赛活动,活动时长半个月。通过以画绘诗的活动形式,促进同学们的情绪调节与压力缓解,增强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共同为营造关爱与和谐的校园氛围贡献力量。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诗画中国》中提到:“中华文明如同万古江河,奔流不息。诗笔与画笔,共同记录着发展历程,传承着精神血脉,共同描绘了,历 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领略诗中的深层意蕴与蓬勃生命,此项活动需要参赛者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根据诗歌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现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你是人间四月天》 中写道:“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四月天。” 。工商管理类2403班的王柏希同学以此诗为灵感,以四月春色为基底为创作,以粉色为主色调来彰显原文中爱与暖的基调。同时王柏希同学表示想通过此作品致敬留下这“四月礼赞”的林徽因女士以及曾为“美术生”的自己
工商管理类2403 王柏希作品
汉语2402凌佳顺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创作背景选用天然竹篙代替精致船桨,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白鹭惊飞瞬间定格了词人灵感的苏醒,连绵荷浪仿佛传来《如梦令》的韵律。那些停驻在鹭羽、荷尖与涟漪里的永恒刹那,正是穿越千年的诗意心跳
汉语2402凌佳顺作品
哲学2401陈丽萍以宋代词人秦观的《行香子·树绕村庄》为创作蓝本,通过由右至左的画面布局与细腻的色彩渲染,将词中春日田园的盎然诗意转化为可视的艺术图景,实现古典文学意境与绘画艺术的深度交融。
哲学2401陈丽萍作品
政治学类2401的于畅同学以《寄人》为基调绘制出一幅富有意蕴的画作。其中“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与画中的粼粼水波相交辉互映,呈现出独特的意境。作为创作者,于畅说明:“画面描述了花月,是诗中春月照落花。这是梦中出现的场景,愿这湖水千年,映照清风朗月,愿你一生所得皆为你所愿,希望今年春天是不留遗憾的春天,希望张泌的“别梦依依”是所有人的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政治学类2401于畅作品
李商隐在《咏荷上雨鹤》中写了荷叶田田,雨滴在荷叶上滚动,发出清脆的声响。荷花在雨中显得更加娇艳欲滴,散发着阵阵清香。此时,有鹤在荷塘边或悠然踱步,或展翅轻舞,或引颈长鸣。政治学类2401罗玉红认为“荷叶的生长衰败也是爱恨的变化,四季更替,情常在又长在。雨季有结束的时候,离别却是一生要习惯的回南潮湿。此诗虽未直接言及“仙鹤”,但“鹤”常被视为超凡脱俗的象征,结合荷叶之景,可引申出鹤立荷上的意境,更有一番意境。”所以他以莲花池为背景,以鹤立荷上为主体诗画互补,营造清新自然、宁静雅致且富有诗意的氛围。
政治学类2401罗玉红作品
动物医学2401雷佳丽以毛泽东《采桑子·重阳》为灵感创作了这幅《战地黄花》,描绘硝烟散尽后依然傲然绽放的野菊。画面中,坚韧的黄花在焦土与残阳间挺立,象征逆境中不屈的生命力。
动物医学2401雷佳丽作品
千年前,诗人王湾行舟途径北固山,只见潮水漫过两岸青痕,碧波荡漾,映照出俊朗的青山。东方既白的瞬间,在这昼夜的缝隙、冬春的交界,诗人震颤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生命力,写下《次北固山下》。生物科学2401宋慧敏以此为灵感,创作出此作品。
生物科学2401宋慧敏作品
英语2406李睿以王昌龄的《采莲曲》为灵感绘出夏日荷花盛开时,娇俏的少女玩心大起,乘小船驶向荷花盛开处,轻摘一朵。她手持荷花,绿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之中,仿佛一色。闻人歌声靠近娇羞侧脸,此时,她脸上绯色宛如天边火红的夕阳。
英语2406李睿作品
工商管理类2401蒋雪鹰以唐代诗人李峤《风》为灵感,通过书法与视觉艺术的融合,以"风"为创作主线,通过"落叶"、"花开"、"江浪"、"竹斜"四个核心意象,以动态笔触隐喻风的自由与变幻,传递中国诗歌"以景抒情"的意境美。
工商管理类2401蒋雪鹰作品
以诗释画,丰富内涵。以画具象,呈现诗境。在每一次诗与画的碰撞中,藏匿在诗词深处的情感,在一抹抹丹青中抒发。而在对诗与画意境探索的过程中,其蕴含的美育之意也在我们心中绽放异彩。
以画绘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能够引发创作者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在欣赏和创作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感,进而塑造和丰富审美情感。同时将诗画结合也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履历,并且在鉴赏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诗与画的互动更好地感悟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升自我认知,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文:刘宣含
图:各参赛选手提供
一审:谢佳
二审:叶明
三审:周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