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根脉,谱写青春华章 ——304am永利集团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75日下午304am永利集团在南校区致知楼102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304永利官网登录入口辅导员“传习社”宣讲员、304am永利集团学务办主任王爽老师联手汉语2404班学生楚宪靓共同担任宣讲人共话文化创新,担当时代使命。

活动伊始,王爽老师深入解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渊源。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对民族复兴的重要性,到2025年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考察时强调要把中华文化瑰宝保护好、传承好、传播好,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文化传承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相关内容也被写入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报告,充分凸显其在理论创新领域的关键作用。

谈及丰富内涵,楚宪靓详细阐释,创造性转化是要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则是依据时代进步拓展完善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像国产游戏《原神》,其“璃月港”融入诸多传统文化元素,还与巴黎歌剧院合作举办交响音乐会,让世界领略中国文化魅力;“数字敦煌”项目借助科技和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将莫高窟文化推向全球,都是生动例证。

 在原则遵循方面,王爽老师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根本,青年学生可通过观看文化演出、参与学术实践,感受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认同感。秉持开放包容,就是积极借鉴优秀文明成果,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十二生肖园”将中国生肖文化与国际元素融合。坚持守正创新,意味着对传统文化辩证继承,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国际元素结合。

楚宪靓分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包含给予新义转换形式以及赋予时代内涵三种形式。例如推动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融合,如《黑神话.悟空》众多文化作品的成功输出还可以挖掘保护各类文化遗产,如贵州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方面成果斐然,多个村落列入保护名录,非遗工坊带动群众就业,侗戏登上新年戏曲晚会舞台

此次“理论宣传二人讲”活动,内容丰富且富有深度,紧密贴合青年学生实际。它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内涵、原则及路径,激发了青年传承文化根脉、担当时代使命的热情。现场学子纷纷表示,未来要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笔,以开放的创新思维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挥洒青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图、文:张贵茹

    一审:王爽

    二审:叶明

    三审:周昌洪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邮编:550025    邮箱:ymc@gzu.edu.cn
电话:0851-88202014    传真:0851-88202014
网站备案号黔ICP备05000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