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黔征叩问转折前夜,猴场印记点亮青春征程
晨光初染瓮安草塘,转折前夜再现星光,7月9日上午,304am永利集团“三下乡”星火黔征队踏着历史的余温,抵达此行第四站——猴场会议会址。在遵义、娄山关、苟坝的烽火印记尚未冷却之际,这座见证历史转折的青砖小院,以它特有的沉静姿态,迎接了这群肩负使命的青年探寻者。
队员们肃立于会址之内,目光所及,皆是历史的无声诉说。毛泽东同志当年在此运筹帷幄的居室陈设如旧,一盏马灯静卧桌角,仿佛仍摇曳着当年深夜不熄的智慧之光,将1934年岁末那场持续至新年的关键会议鲜活呈现——正是在此,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领导原则得以重申,错误军事路线被有力纠正,为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奠定了坚实基石,猴场会议被誉为“伟大转折的前夜”。
谈及青年学子如何传承红色基因,猴场会议会馆负责人李艳讲到, “希望同学们用好红色资源这座‘富矿’。一要‘沉浸式学习’,不仅走进场馆,更要沉入史料,理解历史深处的思想交锋与精神内核;二要‘知行合一’,将实事求是与独立自主等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三要‘创新表达’,运用新媒体、艺术形式讲活红色故事;四要‘深研细悟’感性触动升华为理性认知。”另外还提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关键不在于你看到了什么,而在于你收获了什么。”
走出纪念馆,队员们步入毗邻社区。古树浓荫下,社区工作者钟老师以朴实话语诠释精神传承,“会议教导的‘实事求是’和‘依靠群众’,早已融入本地血脉。如今社区治理,凡事商量着办,干部带头干,就是最实在的传承。”历史智慧在整洁巷道与居民活动中找到现实回响,同时她强烈建议大学生汲取红色文化智慧,积极深入基层实践。
星火黔征,征途未已。猴场会址的洗礼,为星火黔征队的红色追寻注入了新的灵魂。队员们将带着这份精神馈赠继续前行,让青春的热血与先辈的足迹共鸣,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间,续写无愧于历史的奋斗篇章。那盏照亮转折暗夜的灯,其光虽微,却永远在青年心中长明,指引着通往信仰与担当的征程。
文:李香云
一审:史萌
二审:叶明
三审:周昌洪